联系方式Contact us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00015
  • 010-53218311
  • 010-53218307
  • china-cicc.org:4789

标准规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标准规范>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起草

目 次

前言.................................................................................. 55

引言.................................................................................. 56

1 范围................................................................................ 57

2 术语和定义.......................................................................... 57

3 双歧杆菌菌种资源基本信息............................................................ 57

4 双歧杆菌菌种特征特性描述信息........................................................ 5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60

参考文献.............................................................................. 61

 

 

 

 

前    言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宇光、张向民、姜瑞波、顾金刚、朴春根、叶强、张月琴、陈敏、程池等。

 

 

 

引    言

双歧杆菌栖居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的口腔和阴道以及污水等处。目前已报道的该属的种有30多个。

本规范规定了对双歧杆菌菌种进行描述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细则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双歧杆菌属内不同种的菌种资源的描述内容。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双歧杆菌属主要特征:细胞呈现多样形态,有较规则短杆形或纤细杆状具尖细末端的,有球形,有长而稍弯曲状的或呈各种分枝或分叉形,棍棒状或匙形。细胞单个或链状、V形、栅栏状排列,或聚集成星状。革兰氏阳性,不抗酸、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菌落光滑、凸圆、边缘完整、乳脂至白色、有光泽,质地柔软。厌氧,产生磷酸解酮酶类,接触酶阴性(星状双歧杆菌和蜜蜂双歧杆菌例外),DNA的碱基组成 G+C mol% 为 55-67。

3 双歧杆菌菌种资源基本信息

3.1 要求

应根据平台标准《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要求,对双歧杆菌的共性进行描述,具体描述内容逐项记入附录表A中。描述要素分为两类:M 为必需描述的要素;O 为可选要素,其描述与否视具体菌株而定。

3.2 拉丁学名(M)

应指明该菌株的学名。种的名称应包括属名、种加词及定名人和定名时间;种级以下分类群的名称应包括属名、种加词和种下等级的加词及该分类群的定名人和定名时间,种加词和种下等级的加词之间用指示其等级的术语(如subsp., var., forma 等)相连。未鉴定到种的菌株,以“属名 sp.” 表示。

3.3 中文名称(M)

应指明该菌株的中文名称。尚无中文译名时,可暂时空缺。

3.4 资源归类编码(M)

指该菌株在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资源分级归类与编码标准中的编码。具体编码见微生物菌种资源分类编码体系。

3.5 菌株保藏编号(M)

微生物菌种资源在保存机构的保藏编号,由前缀和菌株编号两部分组成。前缀,即保藏机构名称的缩写,遵照《中国菌种目录》第一和第二版的有关规定。前缀和菌株编号之间应留空格。

3.6 其他保藏单位编号(O)

该菌株在其他菌种保藏机构中的菌株保藏编号。每个其他编号均由等号开头,如编号不止一个时,中间也用等号连接。

3.7 来源历史(O)

得到该菌株的途径。如菌株转移经过多个保藏机构,则保藏机构之间用一个左指向的箭头连接。

3.8 分离人(O)

该菌株原始分离人的姓名。

3.9 分离时间(O)

该菌株的最初分离时间。

3.10 原始编号(O)

该菌株的最初分离编号。

3.11 鉴定人(M)

应指明该菌株鉴定人的姓名。

3.12 原产国或地区

菌种的分离基物采集地所在国家、地区的名称,ISO 国家代码。

3.13 收藏时间(M)

应指明保藏机构收集、保存该菌株的时间。

3.14 分离基物(源)(O)

该菌株的分离基物(源),宜指明具体分离自何种物质。

3.15 采集地区(O)

分离基物采集地的行政区划,详细到县,GB 行政区划代码按 GB T2260-1999中规定进行。

3.16 生物安全等级(M)

应指明该菌株的生物安全等级归类,具体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17 培养基(M)

应参照《中国菌种目录》指明该菌株的培养基编号,如《中国菌种目录》没有收录,应给出该培养基的具体配方及制做方法。

3.18 模式菌株(M)

应指明该菌株是否是模式菌株。

3.19 培养温度(M)

应指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

4 双歧杆菌菌种特征特性描述信息

4.1 要求

要求将本章所列条文的内容逐项记入附录表A中,相应特征的具体描述内容详见表A。可根据不同菌种的特性增加描述内容。不同的描述特征可用相应的符号表示,表中出现的所有符号均应加以注解说明。描述要素分为两类:M 为必需描述的要素;O 为可选要素,其描述与否视具体菌株而定。

4.2 表型信息

4.2.1 个体形态特征(M)

对双歧杆菌的细胞形状(杆状或其他形态)、革兰氏染色反应、是否形成内生芽孢等进行描述。

4.2.2 生理特征(M)

应对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包括:生长温度、生长pH、以及需氧性进行试验,记录试验结果,作为特征描述的部分内容。

4.2.3 生化特征(M)

应对双歧杆菌做下列生化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作为其特征描述的部分内容。

——过氧化氢酶(接触酶)、脲酶测定

——果糖-6-磷酸盐磷酸酮酶(F6PPK)试验

——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试验(碳水化合物种类参见附录A)

4.2.4 代谢产物分析(M)

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特异性终产物是鉴定双歧杆菌的依据之一,分析结果应包括在特征描述中。

4.2.5 化学特征的测定分析 (O)

主要指对双歧杆菌的细胞壁组分的二氨基酸的分析。应选择薄板层析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作为特征描述的部分内容。

4.3 基因型信息 (M)

4.3.1 DNA 碱基组成(G+C mol%)

4.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在GenBank 中注册,在提供日之前进行释放,提供该序列的注册号。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双歧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描述日期:     年      月     日

 

基本信息

拉丁学名

 

中文名称

 

资源归类编码

 

菌株保藏编号

 

其它保藏机构编号

 

来源历史

 

分离人

 

分离时间

 

原始编号

 

鉴定人

 

原产国

 

收藏时间

 

分离基物

 

采集地区

 

生物危害等级

 

培养基

 

模式菌株

 

培养温度

 

 

特征特性信息

 

 

 

 

 

 

 

 

 

 

 

 

 

 

 

 

 

革兰氏染色:

阳性

 

阴性

 

 

 

 

 

 

 

 

生理

 

兼性厌氧生长

 

 

多形态

 

厌氧生长

 

 

温度生

长试验(℃)

15

 

形成内生芽孢

 

45

 

 

 

接触酶

 

脲酶

 

F6PPK酶

 

碳水化合物产酸:

葡萄糖

 

松三糖

 

 

pH生长试验

4.5

 

葡糖酸钠

 

蜜二糖

 

苦杏仁苷

 

棉籽糖

 

9.0

 

阿拉伯糖

 

鼠李糖

 

纤维二糖

 

核糖

 

L-乳酸

 

七叶灵

 

水杨苷

 

D-乳酸

 

果糖

 

山梨醇

 

DL-乳酸

 

半乳糖

 

蔗糖

 

乙酸

 

乳糖

 

海藻糖

 

乳酸:乙酸

 

麦芽糖

 

木糖

 

化学

特征

胞壁二氨基酸

 

甘露醇

 

淀粉

 

甘露糖

 

菊糖

 

甘油

 

 

 

基因型信息

G+C mol%

 

16S rRNA基因序列 (GenBank注册号)

 

                                       

 

参考文献

[1] 凌代文、东秀珠。1999年。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试验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176页。

[2] 东秀珠、蔡妙英。2001年。常见细菌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419页。

[3] Peter H. A. Sneath et al. 1986.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Volume 2.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Pp 965-1599. 

[4] John G. Holt et al. 1994. Berg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9th edition.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Pp 1-787.

[5] 平台标准: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