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Contact us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00015
  • 010-53218311
  • 010-53218307
  • china-cicc.org:4789

标准规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标准规范>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次

目次............................................................................................................ 48

前言............................................................................................................ 49

引言............................................................................................................ 50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51

1 范围.......................................................................................................... 5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1

3 术语和概念................................................................................................... 51

4 要求........................................................................................................... 52

5 描述内容...................................................................................................... 53

附表1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63

附录1  标准(或通用)培养基成分............................................................................ 65

参考文献.......................................................................................................... 66

 

 

前言

本规范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世贵、顾金刚、姜瑞波、周宇光、朴春根、叶强、张月琴、陈敏、程池等。

 

引言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 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真菌学研究、教学及生物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菌种资源。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某些菌种产生活性很强的纤维素酶、几丁质酶等水解酶类,可用于生产纤维素酶和微生物源的糖蛋白以及用于植病生防,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少数菌种能引起蘑菇的病害及果实、薯块、蔬菜的腐烂。

制定本规范是为了规范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便于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和利用,有效整理菌种资源,促进菌种资源信息化,实现菌种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描述要素和描述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种资源的收集、鉴定、整理、保藏,以及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

《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微生物菌种资源采集环境描述规范(试行)》

3 术语和概念

下列术语和概念适用于本规范。

木霉属是无性型属。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59条的规定,产生有性型的木霉应转至相应的子囊菌属。木霉菌属的有性型均属于肉座菌属。

3.1 木霉属 Trichoderma Pers. ex Fr.1821

菌丛密集如毡,透明,具隔;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的侧枝上生出,直立、分枝,小枝常对生,顶端不膨大,上生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卵圆形,浅色或无色,光滑或具疣突,循序连续产生。菌落生长迅速,大部分呈绿色或黄绿色,罕见白色;菌落背面无色或浅黄色,黄色,微红色或黄绿色。产孢层平展、簇状或形成紧密的疣状物。腐生在土壤或木材,有一些种寄生另一些真菌。

肉座菌属 Hypocrea Fr.

子座肉质,垫状或盘状。子囊壳全埋于子座中,壁膜质,色泽鲜明,顶有孔口;子囊长形,子囊之间有假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双细胞,成熟时分开为两个亚球形的细胞,无色、绿色或褐色。

3.2 分类系统 Taxonomic System

本规范建议参考Rifai & Webster(1969),Bissett(1984,1991,1992)和Samuels & Bissett(1996)

的分类系统(章初龙、徐同,1997)。在参考这些分类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他们的分类系统中有“集合种”(aggregate species)“群”(group)的概念,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的一个分类等级,现已不被认可。(2)有些术语已不再使用,如初生小梗(primary sterigma)、次生小梗(secondary sterigma)。(3)关于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的分类当前也是比较复杂的,各分类系统应综合考虑。

3.3 分类地位 Taxonomic Status

木霉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菌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模式种:Trichoderma viride

有性型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不整子囊纲(Plectomyc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Hypocreaceae,肉座菌属(Hypocrea Fr.)。模式种:Hypocrea rufa

4 要求

4.1 描述要求

——描述内容应清楚、准确,力求完整;

——描述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

——要充分考虑该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

——能被微生物专业人员理解。

4.2 描述要素

描述要素分为两类:

——M:必备要素,必须描述的要素;

——O:可选要素,其描述与否视具体菌株而定;已有或容易获得的要素应进行描述;很难或无法获得的要素可不描述。

5 描述内容

5.1 基本信息

5.1.1 平台资源号 (M)

平台资源号长度为18位,前9位是资源单位编码,后9位是流水号,具体编写规则见《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

5.1.2 菌株保藏编号 (M)

应指明该菌株在保藏机构的保藏编号,由前缀和菌株编号两部分组成。前缀为保藏机构名称的英文缩写,前缀和菌株编号之间留一半角空格。

5.1.3 学名 (M)

应描述该菌株的完整的科学名称,包括属名、种名加词及定名人。对于鉴定到属,未鉴定到种的菌株,种名以“sp.”表示。

5.1.4 中文名称 (M)

应指明该菌株的中文名称(如有异名,可在括号中注明)。尚无中文译名者,宜根据词义建议一个中文名,学名与中文名同时使用。

5.1.5 资源归类编码(M)

         应指明木霉属的资源归类编码。木霉属的资源归类编码为15151913121。

5.1.6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 (O)

宜指明该菌株在其它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其它保藏中心的编号由“=”开头,保藏编号之间用“=”连接。

5.1.7 来源历史 (M)

应描述该菌株在收藏单位之间的转移情况。收藏单位以前左指向箭头“←”开始,收藏单位之间用“←”连接。

5.1.8 收藏时间(O)

宜指明该菌株被保藏机构收集、保藏的时间。格式为YYYYMMDD,其中YYYY为年,MM为月,DD为日。

5.1.9 原始编号(O)

宜描述该菌株的原始分离编号。

5.1.10 原产国 (O)

宜描述该菌株分离基物采集地所在国家或地区名称。

5.1.11 分离人(O)

宜描述该菌株原始分离人的姓名。

5.1.12 分离时间(O)

宜描述该菌株的原始分离时间。

5.1.13分离基物 (O)

宜描述该菌株分离物质的具体名称,对于寄生或共生的宜指明分离的具体组织部位。

5.1.14 干标本号 (O)

如果该菌株有干标本,宜描述其标本保藏机构及保藏编号。

5.1.15 鉴定人(O)

宜指明该菌株的鉴定人。

5.1.16 鉴定人所在单位(O)

宜指明该菌株的鉴定人所在单位。

5.1.17 鉴定时间(O)

宜指明该菌株的鉴定时间。

5.1.18 采集地 (O)

宜描述分离基物的采集地区和采集地点。

5.1.19 采集地海拔高度(O)

宜描述分离基物采集地点的海拔高度。

5.1.20 采集地的经度(O)

宜描述分离基物采集地点的经度。

5.1.21 采集地的纬度(O)

宜描述分离基物采集地点的纬度。

5.1.22 采集地生境 (O)

宜描述该菌株分离基物采集具体地点的生态环境,参照《微生物菌种资源采集环境描述规范(试行)》。

5.1.23 保藏培养基编号(M)

应指明该菌株保藏培养基的统一编号,由前缀和培养基编号两部分组成。前缀为统一培养基编号的英文缩写CM,编号以4位数字表示,前缀和编号之间不留空格,培养基的统一编号参照《中国菌种目录》。

5.1.24 培养温度范围(O)

应指明培养该菌株的培养温度范围。

5.1.25 生物危害程度 (M)

应指明该菌株的生物危害程度,其分类方法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一类

2:二类

3:三类

4:四类

5:不清楚

5.1.26 模式菌株(M)

应指明该菌株是否是模式菌株。

1:模式菌株 

2:非模式菌株

5.2 特征特性信息

5.2.1 菌落培养培养基名称及编号 (M)

应描述该菌株最适培养基的统一编号,由前缀和培养基编号两部分组成。前缀为统一培养基编号的英文缩写CM,编号以4位数字表示,前缀和编号之间不留空格,培养基的统一编号参照《中国菌种目录》。

5.2.2 培养的最高温度 (O)

宜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高培养温度。

5.2.3 培养的最适温度 (M)

应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

5.2.4 培养的最低温度 (O)

宜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低培养温度。

5.2.5 培养的最高pH (O)

宜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高培养pH。

5.2.6 培养的最适pH (O)

宜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适培养pH。

5.2.7 培养的最低pH (O)

宜指明培养该菌株的最低培养pH。

5.2.8 培养光照 (O)

宜描述培养该菌株的光照情况。

5.2.9 生长速度 (O)

宜描述菌株生长速度,以单位时间内菌落直径大小表示,长度单位一般用mm表示,时间单位以d表示,并描述培养基编号(或配方)以及相应的培养条件。

5.2.10 菌落直径(M)

应描述该菌株菌落直径,从菌落背面测量,单位为mm。并指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

5.2.11 菌丛厚度 (O)

宜描述菌落的菌丛厚度。

5.2.12 菌落质地(M)

菌落质地通常为丝绒状、絮状等,同一菌落可能不同程度的出现其中两种质地。应描述菌落的质地。

5.2.13 菌落颜色(M)

菌落颜色主要表现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的颜色,应描述菌落颜色。并指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

5.2.14 菌落反面颜色(M)

菌落反面颜色通常是基内菌丝体及其产生的色素的颜色,可能无色或呈现不同颜色。应描述菌落反面的颜色。并指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

5.2.15 菌落表面特征(M)

    应描述菌落的表面特征。

5.2.16 菌落气味(O)

菌落是否产生气味。如产生气味,宜进行描述,并指明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

5.2.17 渗出液(O)

渗出液是菌株在菌落表面渗出的液滴,可能无色或呈现不同颜色。宜描述该菌株是否产生液滴,以及液滴呈现的颜色。

5.2.18 可溶性色素 (O)

宜描述该菌株是否产生可溶性色素。

5.2.19 菌落产生分生孢子的时间 (O)

    宜指明菌落产生分生孢子的时间。

5.2.20 菌落产生分生孢子的多少情况(O)

宜指明菌落产生分生孢子量的多少。

5.2.21 分生孢子梗(M)

分生孢子梗是产生分生孢子的结实结构,应描述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对称、长度等情况。

5.2.22 瓶梗的形状(M)

分生孢子梗的分枝末端即为瓶梗。应描述瓶梗的形状。

5.2.23 瓶梗的大小 (O)

宜描述瓶梗的大小。

5.2.24 瓶梗的着生方式 (O)

宜描述瓶梗的着生方式。

5.2.25 分生孢子的形状(M)

分生孢子由瓶梗顶端变狭部分生出,瓶梗茎变成为圆形结构后被瓶梗顶部的内壁和外壁延伸包围,即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椭圆形、卵形或洋梨形;表面光滑、粗糙或具小刺、疣或条纹等。应描述分生孢子的形状。

5.2.26 分生孢子的大小 (M)

应描述分生孢子的大小。

5.2.27 分生孢子的颜色 (M)

应宜描述分生孢子的颜色

5.2.28 分生孢子的表面特征 (M)

应宜描述分生孢子的表面特征。

5.2.29 厚垣孢子的着生方式(O)

厚垣孢子是菌丝在生长时遇到不良环境,细胞质收缩,细胞壁加厚,在表面形成突起,形成厚垣孢子。宜描述厚垣孢子的着生方式以及产生厚垣孢子的培养基名称。

5.2.30 厚垣孢子的形状 (O)

宜描述厚垣孢子的形状。

5.2.31 厚垣孢子的大小 (O)

宜描述厚垣孢子的大小。

5.2.32 厚垣孢子的颜色 (O)

宜描述厚垣孢子的颜色。

5.2.33 厚垣孢子的表面特征 (O)

宜描述厚垣孢子的表面特征。

5.2.34 子座的着生方式 (O)

子座是由密丝组织形成的一定形状的结构,由菌丝单独组成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形成。某些种的有性型的子囊壳生于菌核状子座的空穴中。宜描述子座的着生方式以及产生子座的培养基名称。

5.2.35 子座的形状(O)

宜描述子座的形状。

5.2.36 子座的大小 (O)

宜描述子座的大小。

5.2.37 子座的颜色 (O)

宜描述子座的颜色。

5.2.38 子座的表面特征 (O)

宜描述子座的表面特征。

5.2.39 子囊壳的形状(O)

有性阶段产生的子囊果封闭,但顶有孔口,称为子囊壳。宜描述子囊壳的形状。

5.2.40 子囊壳的大小 (O)

宜描述子囊壳的大小。

5.2.41 子囊壳的颜色 (O)

宜描述子囊壳的颜色。

5.2.42 子囊的形状(O)

子囊多为球形或近球形,通常内含8个子囊孢子。宜描述子囊的形状。

5.2.43 子囊的大小 (O)

宜描述子囊的大小。

5.2.44 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数量 (O)

宜描述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数量。

5.2.45 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排列方式 (O)

宜描述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排列方式。

5.2.46 子囊孢子的形状(O)

子囊孢子多为两瓣结构,呈双凸镜形,部分种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赤道”沟或脊,无色透明或具不同颜色。宜描述子囊孢子的形状。

5.2.47 子囊孢子的大小 (O)

宜描述子囊孢子的大小。

5.2.48 子囊孢子的颜色 (O)

宜描述子囊孢子的颜色。

5.2.49 子囊孢子的表面特征 (O)

宜描述子囊孢子的表面特征。

5.2.50 生理特性 (O)

宜描述菌株特有的生理特征。

5.2.51 生化特性 (O)

宜描述菌株特有的生化特性。特别是菌株的一些产酶特性应予指明。

5.2.52 代谢产物类型 (O)

    宜描述菌株的代谢产物类型。

5.2.53 主要代谢产物名称 (O)

宜描述菌株的主要代谢产物名称。

5.2.54 主要用途 (M)

应描述菌株的主要用途。

1 研究

2 教学

3 生产

4 分类

5 分析检测

6 其他

5.2.55 具体用途 (O)

    宜描述菌株的具体用途。

5.2.56 特殊遗传标记 (O)

对于具有特殊遗传标记的菌株,宜描述其具体的遗传标记信息。

5.2.57 核苷酸序列信息 (O)

宜描述菌株的核苷酸序列信息,如ITS1-5.8 S-ITS2序列信息等,并注明核苷酸序列注册号。

5.2.58 致病对象 (O)

宜指明菌株的致病对象类群。

1:人

2:动物

3:人畜共患

4:植物

5:微生物

6:无

7:不清楚

5.3 其它信息

5.3.1 图象信息 (O)

宜记录该菌株的菌落、孢子、产孢结构、组织等图象信息。

5.3.2 文献信息(O)

宜列出该菌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

5.3.3 保存方法 (M)

应描述适合该菌株长期保藏的技术方法。

 

 

附表1  木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基本信息

平台资源号

 

菌株保藏编号

 

学名

 

中文名称

 

资源归类编码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

 

来源历史

 

收藏时间

 

原始编号

 

原产国

 

分离人

 

分离时间

 

分离基物

 

干标本号

 

鉴定人

 

鉴定人所在单位

 

鉴定时间

 

采集地

 

采集地海拔高度

 

采集地经度

 

采集地纬度

 

采集地生境

 

保藏培养基编号

 

培养温度范围

 

生物危害程度

 

模式菌株

 

特征特性信息

菌落培养培养基名称及编号

 

培养的最高温度

 

培养的最适温度

 

培养的最低温度

 

培养的最高pH

 

培养的最适pH

 

培养的最低pH

 

培养光照

 

生长速度

 

菌落直径

 

菌丛厚度

 

菌落质地

 

菌落颜色

 

菌落反面颜色

 

菌落表面特征

 

菌落气味

 

渗出液

 

可溶性色素

 

菌落产生分生孢子的时间

 

菌落产生分生孢子的多少情况

 

分生孢子梗

 

瓶梗的形状

 

瓶梗的大小

 

瓶梗的着生方式

 

分生孢子的形状

 

分生孢子的大小

 

分生孢子的颜色

 

分生孢子的表面特征

 

厚垣孢子的着生方式

 

厚垣孢子的形状

 

厚垣孢子的大小

 

厚垣孢子的颜色

 

厚垣孢子的表面特征

 

子座的着生方式

 

子座的形状

 

子座的大小

 

子座的颜色

 

子座的表面特征

 

子囊壳的形状

 

子囊壳的大小

 

子囊壳的颜色

 

子囊的形状

 

子囊的大小

 

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数量

 

子囊中子囊孢子的排列方式

 

子囊孢子的形状

 

子囊孢子的大小

 

子囊孢子的颜色

 

子囊孢子的表面特征

 

生理特性

 

生化特性

 

代谢产物类型

 

主要代谢产物名称

 

主要用途

 

具体用途

 

特殊遗传标记

 

核苷酸序列信息

 

致病对象

 

其它信息

图象信息

 

文献信息

 

保存方法

 

 

 

 

 

附录1  标准(或通用)培养基成分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取去皮的马铃薯200 g,切成小块,加水1000 ml煮沸30分钟后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充至1000 ml,加葡萄糖20g,琼脂15 g,溶化后分装。121℃灭菌30分钟。

玉米粉葡萄糖琼脂(Cornmeal dextrose agarCMD

玉米粉          30 g

葡萄糖          20 g

琼脂            20 g

蒸馏水         1000 ml

玉米粉加水调成糊状,60℃水浴1h,双层纱布过滤,补足水量至1000 ml,加葡萄糖和琼脂,溶化后分装,121℃灭菌30min。

营养琼脂(Special nutrient agarSNA

蔗糖             0.2 g

葡萄糖           0.2 g

KH2PO4          1.0 g

KNO3            1.0 g

KCl              0.5 g

MgSO4·7H2O      0.5 g

琼脂             20 g

蒸馏水          1000 ml

麦芽汁琼脂(Malt extract agar, MEA

麦芽汁抽提物     20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参考文献

(1)    C.J.Alexopoulos, M.Blackwell, C.W.Mims.1996. 菌物学概论. 姚一建, 李玉等译.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    J. I. Pitt & A. D. Hocking. Fungi and Food Spoilage. 2nd edition. 1997

(3)    L. M. Prescott & J. P. Harley & D. A. Klein. Microbiology. Fifth Edition. 2002

(4)    M. T. Madigan & J. M. Martinko.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1997

(5)    P.M.Kirk, P.F.Cannon, J.C.David, J.A.Stalper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9th edition. 2001

(6)    邢来君,李明春. 普通真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小型丝状真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试行)(内部资料2004制定).微生物平台建设项目组.

(8)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菌种保藏手册.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0

(9)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 真菌名词及名称.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11)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中国菌种目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2) 章初龙、徐同,2000.木霉属分类研究进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5(3):269-274

(13) 文成敬,陶家凤,陈文瑞,1993.中国西南地区木酶属分类研究.真菌学报,12(2):118-130

(14) Bissett J,1984.A revision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Ⅰ.Section Longibrachiatum.new section〔J〕. Can.J.Bot.,62:924-931

(15) Bissett J,l991.A revision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Ⅱ.Infrageneric classification〔J〕,Can.J.Bot., 69:2357-2372

(16) Bissett J,1991.A revision of the genusTrichoderma.Ⅲ.Section Pachybasium〔J〕,Can.J.Bot.,69: 2373-2417

(17) Bissett J,1991.A revision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Ⅳ.Additional notes on section Longibrach ia- tum〔J〕,Can.J.Bot.,69:2418-2420

(18) Bissett J,1992.Trichoderma atroviride〔J〕.Can.J.Bot.,70:639-641

(19) Rifai M,A.J Webster,1969.A revision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J〕.Mycol.Pap,116:l-56

(20) Samuels G J,l996.Trichoderma:a review of bi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genus〔J〕.Mycol.Res., 100:92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