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Contact us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00015
  • 010-53218311
  • 010-53218307
  • china-cicc.org:4789

标准规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标准规范>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目    次

前    言................................................................. 3

引    言.................................................................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要求................................................................... 6

5 描述内容............................................................... 6

6 附表.................................................................. 10

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10

参考文献................................................................ 11

 

 

前    言

本规范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程池、李金霞、姚粟、姜瑞波、顾金刚、周宇光、朴春根、叶强、张月琴、陈敏等。

 

引    言

酵母菌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类微生物菌种资源,广泛应用于各种酿酒、酱油、制醋、单细胞蛋白、焙烤、石油脱蜡、甘油、维生素、酶制剂、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等领域,是微生物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本规范是为了规范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标准,便于酵母菌菌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和利用,有效整理菌种资源,促进菌种资源信息化,实现菌种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酵母菌菌种资源的描述要素和描述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酵母菌菌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藏,以及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

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体系》

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菌种资源采集环境描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酵母菌yeasts

指那些主要以芽殖或裂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真菌,其营养阶段主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有性阶段不形成子实体。

3.2  

假菌丝 pseudohypha

指酵母菌菌种进行一连串的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仍不脱落分离,细胞成串排列,形成菌丝,在分隔处缢缩。

3.3  

真菌丝 true hypha

指菌丝顶端连续生长产生隔膜形成的菌丝称为真菌丝,隔膜处不缢缩。

3.4  

芽殖 budding

即出芽繁殖,指在酵母菌细胞表面产生小的突起,形成小芽,并增大形成子细胞,随后脱离母细胞而形成新的细胞。

3.5  

裂殖 fission

指酵母菌细胞在其长轴中部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在隔膜处横向裂开形成两个细胞。

3.6  

芽裂殖 bud-fission

是介于芽殖和裂殖之间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酵母菌细胞进行单极或两极芽殖时,在较宽的芽基处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子细胞和母细胞分开。

4 要求

4.1 描述要求:

——描述内容应清楚、准确,力求完整;

——要充分考虑该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

——能被微生物专业人员理解。

4.2 描述要素

描述要素分为2类:

——M:必备要素,必须描述的要素;

——O:可选要素,其描述与否视具体菌株而定。

5 描述内容

5.1 基本信息

5.1.1 平台资源号(O)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统一生成的资源编号,平台资源号长度为18位,前9位是资源单位编码,后9位是流水号,参见《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

5.1.2 学名(M)

应指明该菌株的完整的科学名称。对于鉴定到属,未鉴定到种的菌株,种名以“sp.”表示。

5.1.3 中文名称(M)

应指明该菌株的中文名称(如有别名,可在括号中注明)。尚无中文译名时,填写“暂无”。

5.1.4 资源归类编码(M)

应指明该菌株的资源归类编码,参见《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体系》。

5.1.5 菌株保藏编号(M)

应指明该菌株在专业保藏机构的保藏编号,保藏编号由前缀和菌株编号两部分组成。前缀为保藏机构英文名称的缩写,前缀和菌株编号之间应留半角空格。

5.1.6 其他保藏机构编号(O)

宜指明该菌株在其他菌种保藏机构的菌株保藏编号。每个其他保藏机构的编号均由“=”开头,如编号不止一个时,中间也用“=”连接。

5.1.7 来源历史(O)

应指明得到该菌株的途径。如菌株转移经过多个保藏机构,则保藏机构之间用一个左指向的箭头“←”连接。

5.1.8 分离人(O)

应指明该菌株最初分离人的姓名。

5.1.9 分离时间(O)

应指明该菌株的分离时间。格式为YYYYMMDD,其中YYYY为年,MM为月,DD为日。

5.1.10 原始编号(O)

应指明该菌株最初分离编号。

5.1.11 鉴定人(O)

宜指明该菌株的鉴定人。

5.1.12 鉴定人所在单位(O)

宜指明该菌株的鉴定人所在单位。

5.1.13 收藏时间(O)

宜指明保藏机构收集、保存该菌株的时间。格式为YYYYMMDD,其中YYYY为年,MM为月,DD为日。

5.1.14 原产国或地区(M)

应指明该菌株分离基物采集地所在国家或地区名称。

5.1.15 采集地区(O)

宜指明该菌株的采集地行政区划,详细到县。

5.1.16 分离基物(O)

宜指明具体的分离基物名称。

5.1.17 采集地生境(O)

宜描述该菌株分离基物采集具体地点的生态环境,参照《微生物菌种资源采集环境描述规范》。

5.1.18 生物危害程度(M)

应指明该菌株的生物危害等级归类,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5.1.19 培养基编号(M)

微生物菌种资源最适培养基的统一编号,编号以4位数表示,培养基的统一编号参考《中国菌种目录》。

5.1.20 培养温度(M)

应指明该菌株生长得最适温度,以℃表示。

5.1.21 模式菌株(M)

凡是模式菌株应予指明。

5.1.22 分类地位 (M)

应指明每个菌株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如需要,可指明该菌株的变种、亚种名称等。

5.2 特征特性信息

5.2.1 菌落特征 (M)

应指明菌落颜色、形态、质地以及其他显著特征,并指明培养菌种所用培养基统一编号及培养条件。

5.2.2 细胞特征(M)

应指明该菌株营养细胞的大小、形状以及其他显著特征,并指明培养菌种所用培养基统一编号及培养条件。

5.2.3 菌丝类型(O)

宜指明酵母菌形成菌丝的类型,如真菌丝、假菌丝等。

5.2.4 繁殖方式

5.2.4.1 无性繁殖方式(M)

应指明该菌株无性繁殖的方式,包括芽殖、裂殖、芽裂殖、产无性孢子及其类型等。

5.2.4.2 有性繁殖方式(O)

宜指明该菌株有性繁殖的方式,根据产有性孢子的种类可将其分为产子囊孢子、产冬孢子等。

5.2.4.3 子囊孢子数量(O)

宜指明该菌株有性繁殖所产子囊内的孢子数量。

5.2.4.4 子囊孢子形状(O)

宜指明该菌株所产子囊孢子的形状,包括圆形、卵圆形、圆锥形、肾形、礼帽形、土星形、针形、纺锤形、棒状等。

5.2.4.5 子囊孢子大小(O)

宜指明该菌株所产的子囊孢子的大小,近圆形的孢子测量其直径,长形用长×宽表示,单位为µm。

5.2.5 生理生化特性

5.2.5.1 糖发酵试验(O)

宜指明该菌株在半厌氧条件下对糖的利用能力。

5.2.5.2 碳源同化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5.2.5.3 氮源同化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情况。

5.2.5.4 类淀粉化合物的形成(O)

宜指明该菌株形成胞外类淀粉多糖的特性。

5.2.5.5 分解脂肪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产脂肪酶、分解脂肪的特性。

5.2.5.6 产酯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的产酯特性。

5.2.5.7 产酸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的产酸特性。

5.2.5.8 明胶液化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产蛋白酶,分解明胶的特性。

5.2.5.9 尿素分解实验(O)

宜指明该菌株产脲酶,分解尿素的特性。

5.2.5.10 维生素依赖性(O)

宜指明该菌株对各种维生素的依赖特性。

5.2.5.11 抗放线菌酮实验 (O)

宜指明该菌株在添加0.01%或0.1%放线菌酮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5.2.5.12 耐渗性(M)

酵母菌菌种在含50%或60% D-葡萄糖的高渗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5.2.5.13 耐酸性(M)

宜指明该菌株在添加了1%乙酸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5.2.6 遗传信息

5.2.6.1 血清型(O)

宜指明该菌株的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5.2.6.2 基因元器件(O)

宜指明该菌株携带的特定用途的质粒、基因片段的名称。

5.2.6.3 G+C mol(O)

宜指明该菌株的鸟嘌呤(G)和胞嘧啶(C)在核苷酸中的摩尔百分含量。

5.2.6.4 核苷酸序列信息(O)

宜指明该菌株的核苷酸序列信息,如ITS序列信息、18S rDNA、26S rDNA等,并注明核苷酸序列注册号。

5.2.6.5 核型信息(O)

宜给出该菌株的染色体核型信息。

5.2.6.6 营养缺陷型(O)

宜指明该菌株营养素缺陷类型。

5.2.6.7 辅酶Q类型(O)

宜指明该菌株所含辅酶Q的类型。

5.2.7 主要用途(M)

应指明该菌株的主要用途,包括研究、教学、生产、分类、分析检测等。

5.2.8 主要代谢产物(O)

宜指明菌株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包括酒精、酸类、酯类、酶类、甘油、维生素和CO2等。

5.2.9 致病对象 (O)

宜指明该菌株的致病对象及其病害名称。

5.3 其他信息

5.3.1 图象信息 (O)

宜给出该菌株的菌落、细胞等图象信息。

5.3.2 文献信息(O)

宜列出该菌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

 

 

6 附表

酵母菌菌种资源描述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基本信息

平台资源号

 

学名

 

中文名称

 

资源归类编码

 

菌株保藏编号

 

其他保藏机构编号

 

来源历史

 

分离人

 

分离时间

 

原始编号

 

鉴定人

 

鉴定人所在单位

 

收藏时间

 

原产国或地区

 

采集地区

 

分离基物

 

采集地生境

 

生物危害程度

 

培养基编号

 

培养温度

 

模式菌株

 

分类地位

 

特征特性信息

菌落特征

 

细胞特征

 

菌丝类型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方式

 

子囊孢子数量

 

子囊孢子大小

 

子囊孢子形状

 

生理生化特性

糖发酵实验

 

碳源同化实验

 

氮源同化实验

 

类淀粉化合物的形成

 

分解脂肪实验

 

产酯实验

 

产酸实验

 

明胶液化实验

 

尿素分解实验

 

维生素依赖性

 

抗放线菌酮实验

 

耐渗性

 

耐酸性

 

遗传信息

血清型

 

质粒/基因器件

 

G+C mol%

 

核型信息

 

核苷酸信息

 

营养缺陷型

 

辅酶Q类型

 

主要用途

 

主要代谢产物

 

致病对象

 

其他信息

图象信息

 

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

[1] Cletus P. Kurtzman, Jack W. Fell. The Yeasts, a Taxonomic Study (4th edition) . 1998

[2] J. A. BARNETT, R. W. PAYNE, D. YARROW. Yeasts: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3rd edition) .2000

[3] Gerald Reed.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4th edition) .1982

[4] H.J.法夫等. 酵母菌的生活. 王民俊等译. 贵阳:《酿酒科技》编辑部,1984

[5] J.A.巴尼特,R.W.佩恩,D.亚罗. 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 胡瑞卿译.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6] 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 微生物生物学. 杨文博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M.J.小佩尔扎等. 微生物学.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菌种保藏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9]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 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1] 岑沛霖,蔡谨. 工业微生物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0

[12] 无锡轻工大学. 微生物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0

[13] 杜连祥.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 诸葛健,王正祥. 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